瞭解廣告買家 (DSP 和廣告主) 在執行廣告活動時,如何根據使用者看到或與廣告互動的頻率,控制廣告放送速度。以展示頻率控管廣告放送作業,可避免廣告疲勞,提升目標對象體驗,並以相同預算觸及更多使用者,進而提高收益。本指南將說明多種廣告展示頻率的處理方式。
退出興趣群組
您可以呼叫 navigator.leaveAdInterestGroup()
,要求使用者的瀏覽器在點按廣告時離開興趣群組。只要廣告框的來源與興趣群組的來源相同,您就可以在獲勝廣告框及其子框內呼叫 leaveAdInterestGroup()
。其中一種方法是在負責離開興趣群組的廣告框內,新增一個隱藏的子框架。
離開廣告興趣群組後,系統就會停止出價,這類似於設定展示頻率上限。
在出價產生期間使用 prevWinsMs
信號
如要簡單控制頻率,您可以在 generateBid()
內的 browserSignals
中使用 prevWinsMs
欄位。
prevWinMs
欄位包含興趣群組的勝出廣告,以及勝出廣告與上次勝出廣告之間的時間差距 (以毫秒為單位)。請注意,此處的 ad
物件只包含 renderURL
和 metadata
欄位。
使用這項信號判斷是否應放送廣告。傳回出價值 0 可確保廣告不會得標。
將點擊資料儲存在第一方 Cookie 中
您也可以使用第一方 Cookie 儲存點擊資訊。在廣告算繪時,將點擊資料覆寫至現有的興趣群組,做為使用者出價信號 (userBiddingSignals
)。
下圖說明這個順序:
- 使用者造訪廣告主的網頁
- 買方 (廣告主/DSP) 會在第一方 Cookie 中初始化點擊資料陣列。
- 買方 (廣告主/DSP) 將使用者加入興趣群組,並在
userBiddingSignals
欄位中設定初始clicks
陣列。 - 之後,使用者造訪發布商的網頁。
- 賣方 (發布商/DSP) 執行 Protected Audience 競價,勝出的廣告會向使用者顯示。
- 使用者點按獲勝的廣告。
- 系統會將使用者導向廣告主網頁。
- 到達網址包含興趣群組名稱做為查詢參數
- 買方 (廣告客戶/需求端平台) 讀取現有的第一方 Cookie
- 買家 (廣告客戶/DSP) 將新的點擊時間戳記新增至現有點擊資料
- 買方 (廣告客戶/需求端平台) 會使用新的點擊資料更新興趣群組。
- 買方 (廣告主/DSP) 會使用新的點擊資料更新第一方 Cookie。
當使用者再次造訪發布商網頁時,userBiddingSignals
的 click
欄位中的時間戳記會在 generateBid()
函式中提供,買方可使用這項資料控制廣告放送。
後續步驟
我們希望與您一起討論,確保我們打造出適合所有人的 API。
討論 API
如同其他 Privacy Sandbox API,這個 API 會記錄並公開討論。
使用 API 進行實驗
您可以實驗並參與 Protected Audience API 的討論。